
目标保费下降,承保金额上升,这“一升一降”两大趋势,将成为未来五年中国保险业的新走向。
无锡平安保险专家提醒:根据保险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行业目标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从“十一五”规划的24%调整为16%。这一主动下调的动作,出乎市场的预料。
然而,在未来五年保险业的承保金额抑或赔付金额上,决策者则明显调高了预期目标——“十二五”期间,承保金额在国民财富中的比重、保险赔付在全社会灾害事故损失中的比重等反映保险对经济社会贡献度的指标,要“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保监会明确鼓励保险企业将业务拓展至保险相关领域,包括养老产业、医疗健康产业、车险服务等,并将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
养老保障与医疗保障,这两大领域在中国均存在明显的保障缺口,会否成为保险业未来五年显著提升保障功能的重要突破口?在中国未来的养老体系和医保体系改革中,保险公司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主动明确提出要降低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可以理解为这是保险业谋求真正意义上的转型的积极信号。”
同时,在这份发展纲要中,承保金额抑或赔付金额的概念,被首次置于国民财富的参照体系中。即承保金额在国民财富中的比重,保险赔付在全社会灾害事故损失中的比重这两项指标要在未来五年“显著提高”。
“目标保费下降,但承保金额和赔付金额上升,这一升一降,表明未来五年中国保险业将着力提升保险保障功能,比如,重点开发保障型产品,提高保险产品的保障性能,提高保障型产品的保费占比,改变寿险产品结构的投资化倾向,等等。”
专家认为,基于新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发展阶段,保险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这一目标保费年均复合增速下调的目标。“但是,尽管短期保费收入因货币政策收紧、银行理财产品竞争而有所放缓,对于保费收入的中期增长潜力,仍然持有乐观的看法。”随着CPI通胀率开始放缓以及银监会加强对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的监管,保费收入有望提升。
24740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